主題名稱:移除校園外來入侵種
作品學習領域:自然科學
施行年級:3年級
學生人數:40人
課程節數:6節
媒體影音來源:
濕地生態大探索
海探:墾丁國家公園海洋生態之旅
玉山育熊(另開新視窗)
飛越七家灣─臺灣櫻花鉤吻鮭(另開新視窗)
魅力臺灣樂活誌 (17):移除外來種,搶救臺灣原生種
教學發想(教學活動概述)
【透過影片讓學生認識實際環境現況】
本教學設計從課本內容出發,輔以教育媒體影音及因材網資源使用做更進一步的加深加廣,整單元希望讓學生習得的重點以及使用的媒材有:
1. 認識臺灣自然環境的種類,特有種與保育類生物(課本、教育媒體影音)
2. 知道臺灣的外來種生物的種類,及對其他生物的影響(課本、教育媒體影音、因材網)
3. 尋找校園中外來植物的種類與生長地點,並將其移除
4. 知道世界上還有哪些人為破壞環境的實例(教育媒體影音)
六年級的自然單元「生物、環境與自然資源」內容包含了認識台灣的生態,但其內容限制於學生的實際戶外體驗不足,因此如果未能辦理戶外教育,課堂中多以大量圖片及影片輔助學生學習。
過往教師除使用教科書廠商提供的影片外,通常都是自行上網搜尋影片資源,找到的影片通常也只有片段可使用,整個流程做完也會佔據不少備課時間。現在利用教育影音媒體及因材網網站,其中關於生態保育類的影片非常多,而且上架都有經過初步篩選,內容多與課程「直接相關」,可以省下不少力氣,除供老師上課使用外,我也讓學生用一堂課的時間自行搜尋相關影片觀看,寫下筆記並與同學分享討論。
教學流程(過程)
教學流程說明,包含自第1堂至第6堂課的主題內容
教學現場發現
【使用教育影音媒體自學】
本課程的前四堂課均在班級中進行教學活動,透過課本的內容搭配網站影片的補充達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讓生活經驗還不足的學生也能有所體驗。在第六堂課中,學生每人在電腦教室自行上教育影音媒體找自己有興趣的影片觀賞並寫下筆記分享。而因為目前教育影音媒體這個網路雖然影片資源多,但並沒有依照教科書版本單元去做分類,只有照科目年級去粗分,影片量大的情況下不容易找到適合這單元的相關材料,因此讓學生嘗試使用可能找的到影片的「關鍵字」去搜尋。老師先提供了幾個範例如「生態、保護、資源」給學生做參考,接著就讓學生做20 分鐘的自學活動,而學生的表現當然也出乎老師意料,有用各種動物名字去搜尋的,也有用地名、地形種類去搜尋的,結果有些老師覺得應該找不到的關鍵字還真的有結果出來……,儘管大家主題不一樣,但基本上仍都都有與本單元的主題相關,算是一個新鮮有趣的體驗。
【移除校園大花咸豐草】
本次自然科學習活動從一開始就希望學生在課堂中想想,除了老生常談的「不亂丟垃圾」、「隨手關燈」、「做好資源回收」之外,到底我們還能做哪些努力?其實學生的觀察力常超乎老師的想像,在課程進行到外來種時立刻有好幾位學生迫不及待的想要跟大家分享~「我在學校有看到!!」。
但清除可沒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有學生說「我們把花和種子拔掉?」「這樣不會再長出來嗎?」「那銀合歡怎麼弄?」[是不是要帶鏟子?]為了解決大家的疑惑,我們看了影音媒體上的一部影片-「魅力臺灣樂活誌 (17):移除外來種,搶救臺灣原生種」裡面紀錄了新竹縣號招各地民眾實際清除小花蔓澤蘭的過程,也給學生當示範參考。最後,全班先花一點時間去試拔,發現咸豐草的根都很淺,只要抓住靠近根的部分用力往上拉就有很大的機會連根拔起了!只是過程中要注意不要讓黏在身上的種子又掉回土裡,不然大家就白做工啦!
教學反思與收穫
臺灣擁有多樣的生態環境,也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樣貌。生物與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環境遭到破壞,對人類和各種生物都會造成影響。此議題大家一定都會公認是很重要,但實際已使用教科書上課的情況下,卻是很不容易親自去實踐的主題。
自然科大部分單元皆有各種實驗操作可以進行,以六年級來說,我們陸續進行了輪軸實驗、齒輪模型、製冰與熱傳導、自製電磁鐵等豐富的活動,到了最後一單元「生物、環境與自然資源」常常都淪為簡單背一背就可以考高分的輕鬆單元……。而又或者提到實際行動,討論到後來得出的結論都是不亂丟垃圾、隨手關燈關電源等老生常談的內容,實屬可惜。
此次教學觀賞了網站上眾多的紀錄影片,除了讓學生了解到臺灣生態環境的現狀外,也實行了一場移除校園外來種的實際行動,最後讓學生自行尋找感興趣的議題自學分享,大大擴展了課本的學習內容,是一個不錯的學習體驗。
教學照片
教學過程照片,包含課堂中教授如何辨認台灣入侵種植物樣貌、與學生一同觀賞紀錄影片及翻拍學生自學筆記
教學過程照片,包含帶領學生清除操場、遊戲器材區的咸豐草及清除戰果,學生利用電腦自行尋找感興趣學習影片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