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影片
關鍵字: 50音、塗鴉、平假名、片假名、漢字、文字繪、日文、日語
製作者: 淡江日文營 TANKOU日本文化塾 闕百華
授權方式: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臺灣
製作年份:2016
學習階段:第二外國語文-國中7-9年級(四)、第二外國語文-高中10-12年級(五)
核心素養:
說明:
本系列教學短片,由淡江大學「淡江日文營」製作。目的在於提供國民中小學利用「彈性學習課程」導入日語與日本文化學習相關社團,或普通高中於第二外語課程實施Level-1~Level-2日語教學時,任課教師可依據學習內容需求,做為課程中穿插日語活動的具體參考。
日文教室活動3. 50音塗鴉(50音で落書き)
(1)學習目標:能從「文字繪」塗鴉作品中尋找隱藏其中的50音;能知道日文書寫方式包含平假名、片假名、漢字;能認識並且正確寫出塗鴉中出現的平假名和片假名;能知道「文字繪」是日本的傳統藝術。
(2)日語表現:
單字:50音、平仮名、カタカナ、漢字、文字絵、顔文字。
表達:これは~です。~と~です。かわいいね。変な顔。
(3)準備道具:紙、筆。「へのへのもへじ」、「へめへめしこじ」、「へめへめいひひ」、「つる三は○○ムし」(つるさんはまるまるむし)、「ヘマムシ入道(にゅうどう)」等「文字絵」。
(4)進行步驟 :
1.老師出示準備的文字繪圖片,協助同學尋找藏身其中的日文字。
2.老師示範藏在文字繪中平假名和片假名的正確寫法,並帶領學生念出正確發音,所有學生一起練習。
3.老師在解說臉部塗鴉時,可帶入「これは~です」「~と~です」兩個基本句型,介紹畫中出現的50音。例如:「これは(へ)です」。「(へ)と(の)です」。
4.學生依樣畫葫蘆,在紙上塗鴉。
5.請同學上台展示畫作,老師唸出該畫當中的幾個假名,請台上同學將正確寫法寫在黑板,其他同學則寫在紙上。
6.最後確認誰寫對的最多,並給予獎勵。
※延伸學習延―有趣的文字繪※
學習者如果是小學高年級以上,老師可以補充說明日本「文字絵」相關知識,或與「藝術與人文」課程的美術創作連結。關於日本「文字絵」的定義雖然很多,簡單而言是一種利用文字創作出繪畫意象的文字遊戲。最早起源見於平安時代的「葦手絵(あしでえ)」,詩人畫家主要將水邊的蘆葦,以及水流、岩石、花草蟲鳥等,用假名或漢字加以變化的方式,繪圖呈現(可參考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あし手のいろは」解説図版https://rnavi.ndl.go.jp/kaleido/entry/61.php)。這種文字遊戲除了出現在文人墨客的歌集畫作(例如:源平文字絵)之外,江戶時代的文人或「浮世絵師(うきよえし)」(木板畫師傅)為了讓做為過年賀禮的插畫月曆「絵暦(えごよみ)」兼具實用與趣味性,發揮巧思在插畫中隱藏指示當時全年大小月份。例如:「福助人形慶応3年丁卯年大小暦」(可參考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網頁:http://www.ndl.go.jp/koyomi/quiz/level1_q6.html)。當時大小月是由日本古代混合陰曆及陽曆計算產生,陰曆小月,每月29日,全年佔六個月;大月,每月30日,全年佔六個月,共計354日。福助娃娃身上隱藏的二、四、八、十、十一、十二是大月,沒寫出來的就是小月(一、三、五、六、七、九)。此外,相對於現今日本最熟知的塗鴉「へのへのもへじ」,據說在江戶時代「寺子屋(てらこや)」(平民百姓子弟接受教育的民間設施),學童之間流傳最廣的塗鴉是「つるマムシ入道(にゅうどう)」(光頭妖怪僧人)和「ヘマムシ入道(にゅうどう)」(蛇頭妖怪僧人)。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