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影片
關鍵字: 花蓮、環景攝影、VR360、數位走讀、歷史、原住民文化、阿美族、年祭、展覽、建築
製作者:宜花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隊
授權方式:創用CC-姓名標示3.0臺灣
製作年份:2024
學習階段:社會-國小5-6年級(三)、歷史-國中7-9年級(四)、地理-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
Cb-Ⅲ-2 臺灣史前文化、原住民族文化、中華文化及世界其他文化隨著時代變遷,都在臺灣留下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並於生活中展現特色。
歷G-Ⅳ-1 地方史探究(二)。
地Ad-Ⅳ-3 多元族群的文化特色。
學習表現:
1b-Ⅲ-3 解析特定人物、族群與事件在所處時間、空間脈絡中的位置與意義。
歷1a-Ⅳ-2 理解所習得歷史事件的發展歷程與重要歷史變遷。
地1a-Ⅳ-2 說明重要環境、經濟與文化議題間的相互關係。
核心素養: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
多元文化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說明:
花蓮縣豐濱鄉擁有豐富且獨特的阿美族文化,每年夏季,都能見到族人們為了祭典忙進忙出的身影。被阿美族稱為「聖山」的奇拉雅山腳下,便是此次探訪的貓公部落,倚著蜿蜒的貓公溪而設立的豐濱村河濱公園裡,貓公部落舉辦祭儀慶典的重要場地與傳統家屋正佇立於此。阿美族傳統家屋以竹、茅草、黃藤、木頭等四種建材搭建而成,在構造上,以木柱榫接、支撐房子的主要結構,箭竹和黃藤皮為壁,並在屋頂鋪上茅草,即使沒有任何鐵釘和鐵絲仍安穩牢固。為了使傳統家屋持續活絡於族人們的日常生活,貓公部落除了研擬修繕計畫,也在此辦理多樣活動,讓來自外地的人們也能透過展覽或互動認識貓公。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