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影片
關鍵字:
製作者:農委會
授權方式: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臺灣
製作年份:2020
學習階段:地球科學-國中7-9年級(四)、地球科學-高中10-12年級(五)
核心素養:
說明:
地球是一個充滿活力的自然體系,它的面貌不斷地在改變,在其生成之後,較重的物質往地心移動;較輕的氣體則散向空中。地體內部的物質藉著岩漿活動、火山噴出等方式推出地殼表層。如此有利的方法,促使地殼的板塊運動,這就是造陸運動、造山運動的由來。而台灣是一個由劇烈造山運動掀起的高山島,受到風化、侵蝕和生物作用等自然現象的影響,把這裡的面貌刻畫得多采多姿。惡地這個名詞是源於美國死谷的一種地形景觀名稱,意旨在土地上幾乎沒有植物生長,也無法從事農業活動之土地。而有一種是因為地表的泥岩、砂岩顆粒比較細小、鬆散,容易造成嚴重侵蝕,表土流失非常地快,這種地形我們稱它為月世界。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