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MP3
製作者:國家教育研究院
授權方式:創用CC-姓名標示3.0臺灣
製作年份:2016
核心素養:
說明:
105年國中教育會考將於5月14日、15日舉行~家中有考生的家長們,是否已經完全明白會考評量等級所代表的意義?
國英數社自 A++,A+,A,B++,B+….在成績公布時,有著什麼樣的意義?
本院製播的廣播節目【國際教育心動線】第19集「破解評量分數等級的達文西密碼」專輯,節目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心測中心曾芬蘭副主任擔任受訪來賓,將為大家一一解開有關國中會考的疑惑。
主持人:
國家教育研究院邵婉卿執行秘書
國家教育研究院蕭儒棠助理研究員
受訪來賓: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曾芬蘭副主任
國際教育看板單元:
1. 從成績評量看芬蘭及瑞典義務教育的相異處(駐瑞典代表處教育組提供)
2. 美國「績效(Accountability)」時代的學生成績表現(駐舊金山辦事處教育組提供)
國際教育瞭望單元:
1. 國中教育會考的目的:以前的國中基測主要是為了分發考生未來就讀的高中職而設立。但教育當局希望透過會考,來了解國中學生的學習程度,用等級方式呈現考生的成績,提供教學多元化教學規劃的參考!
2. 會考計分方式改變的目標:12年國教未來是以免試入學為目標,透過會考的計分方式,希望能降低學生的壓力,另一方面讓學生及老師能了解每個人不同的強項及應該再加強的地方在哪些科目。
3. 國中會考的等級計分方式:國中會考除了寫作測驗為「6級分」外,國英數社自5科皆採標準參照評量方式,將學生考試成果分成「精熟」、「基礎」及「待加強」三個等級!
4. 103年度開始增加四個標示:精熟等級的前25%的學生可以得到A++,精熟等級的前26%~50%是A+;基礎等級的前25%是B++,前25%~50%是B+。讓學生的考試成果可以用更細緻的方式呈現。
教育觀測站單元:
1. 每次考完會考,成績的等級是如何訂定?例如103年國中會考的國文科,如果是精熟等級要答對41~48題,基礎等級要答對19~40題,待加強等級則是答對0~18題。這些答對的題數是如何訂定出來的?
2. 「基礎等級」的範圍很寬,是否會讓孩子覺得要達到精熟等級非常困難而放棄努力?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