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
關鍵字:
製作者:
授權方式:著作權所有
製作年份:2020
核心素養:
說明:
【本報台北訊】
教育部協助偏鄉小校找生機,本學年補助十四所國小推動遊學計畫。嘉義縣東石國小帶小朋友剝蚵殼、摸蛤仔兼洗褲;台南市七股區光復國小則以紅樹、鹽田為遊學主題,不但讓學生及外界更了解當地生態文化,也帶動社區經濟。
東石國小校長莊政道說,「東石」的鄉名,是來自大陸福建東石鎮,早期一對兄弟來台開墾,因思念故鄉就把此地取名東石。東石國小是典型漁村學校,八成家長的工作和蚵仔有關。
東石國小因此設計「現流原鄉蚵貝情」的特色課程,並發展出產業美藝、溼地生態見習、漁鄉沙洲等三種遊學行程,帶領外地小朋友剝蚵、體驗養蚵人家生活,還到文蛤池「摸蛤仔兼洗褲」、參觀鰲鼓溼地及外傘頂洲生態。至今已有梅山等地的八所國小參加遊學,東石的蚵農、魚場提供場地、材料,連帶獲益。
光復國小則因位處紅樹林濕地及鹽田附近,結合當地社區資源發展遊學課程,包含獨木舟體驗、溼地生態解說、鹽田博物館參訪等,更培養學生擔任導覽員,增強學習動機與信心。市有木國小因擁有獨特的河川沖刷地形,致力推動山林遊學,發展溯溪、高空探索藍染、石頭彩繪賞蝶及賞螢等豐富遊學課程。
資料來源:人間福報
我要留言